首页 > 碳金融 > 正文

碳金融市场即金融化的碳市场,是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方向吗?

作者:碳排放资讯小编 发布时间:2022-11-04 14:58

  碳金融市场即金融化的碳市场,是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方向吗?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从地方试点起步,到全国市场启动,10年间,经验不断积累、制度逐步完善。碳市场是如何运行的?碳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金融业又将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交易所和专家。

发展碳金融 助力碳市场
 

  “无形之手”助减排

  碳市场能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碳减排,充分发挥价格发现作用

  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前,地方碳市场试点工作已开展了10年,推动了不少企业的绿色转型。

  碳市场如何发挥低成本、高效率的减排作用?在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看来,碳市场同其他市场一样,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排放权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无形之手”推动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促进绿色低碳产业投资。

  “要充分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只有推动形成合理碳价,才能让碳市场起到高效约束碳排放和激励节碳的作用。”梅德文认为,碳价过低,企业没有减排积极性;碳价过高则会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也不利于企业转型发展。

  从7个地方试点的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每吨40元左右。梅德文认为,虽然试点地区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由于市场规模有限,还未形成真实反映碳排放综合社会成本的碳价。发现合理有效的碳价,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

  丰富碳金融衍生品

  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建设将与现货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如何更好地通过碳市场形成碳价格,最大化发挥碳价格的激励约束作用?专家认为,国际经验表明,由于碳交易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应引入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机制,以更好地发现价格和进行风险管理。

  “只有多元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加入进来,碳市场才能更为活跃,碳定价才能更有效率。”梅德文认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风险偏好、预期、信息来源不同,这样才能形成相对公允的价格,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也认为,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碳市场在价格发现、引导预期、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将大打折扣。魏伟举例说,欧盟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市场建立初期便发展出碳配额的期货、期权、掉期等多种金融工具,且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募基金等各类参与主体众多,极大提升了碳交易的活跃度。

  日前,我国碳金融市场有好消息传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近日表示,为配合碳现货市场发展进程,证监会积极指导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

  “碳排放权已经具备了期货的一些基本属性,如高度标准化、配额发放和履约存在时间差带来的远期需求等。”广期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发展基础,期货市场形成和发展起来后,对碳市场有多方面推动作用。

  碳金融市场即金融化的碳市场,是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方向。发展碳金融市场,能够进一步完善碳市场机制,保证碳价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提高碳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同时为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提供必要的金融工具;能够为建立和完善基于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收益评估的绿色金融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还可以为传统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丰富金融产品种类,增加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厚度。而且,通过发展碳金融市场争取国际碳定价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以及绿色科技的支持力度,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实体经济低碳发展,共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建立完善碳资产管理体系。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