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金融 > 正文

汽车碳排放怎么计算?

作者:成老师 发布时间:2022-10-07 13:38

  随着政策不断加码,未来10-15年将处于上升阶段,随着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迎来一波黄金爆发期。随着碳排放管理体系帮助中国实现“双碳”战略,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员”将继续得到业界的认可和重视。

汽车碳排放怎么计算?

  要计算汽油车的碳排放,要先引入一个概念:碳排放系数。

  不管是煤、燃油、石油气,都有一个固定的碳排放系数。也就是每公斤能源燃烧之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汽油的碳排放系数为2.9251 kg-co2/kg。简单说,就是每公斤汽油,燃烧以后产生2.9251公斤的二氧化碳。

  油的密度比水小,粗略计算每升汽油大概重量为750克,燃烧以后会产生0.75*2.9251=2.194公斤二氧化碳。

  根据权威数据,2019年车企所有生产燃油新车的平均油耗为6.46L/百公里(这个数据只计算燃油车,如果算上新能源车,车企的平均油耗降至5.56L/百公里)。

  简单计算,6.46*2.194=14.17公斤,也就是说,燃油车平均每百公里产生14.17公斤的二氧化碳,也就是每公里产生141.7克二氧化碳。

一升汽油的碳排放量是多少?

  汽油标号一般是以正辛烷的含量来标定的,正辛烷含量越高,汽油的标号越高,汽油分子量在90~120之间。可以根据方程式2C8H18+25O2=16CO2+18H20来计算。而汽油密度一般为730g/L,93比90汽油密度略高,97和93基本没区别。按照方程式,730g汽油完全燃烧排放的CO2质量=730×(44×16)÷(114×2)=2.254Kg。

  汽油的英文名为Gasoline(美)/Petrol(英),外观为透明液体,可燃,馏程为30℃至220℃,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类,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烧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为90号、93号、95号、97号等牌号。汽油由石油炼制得到的直馏汽油组分、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催化重整汽油组分等不同汽油组分经精制后与高辛烷值组分经调和制得,主要用作汽车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支持燃烧。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工业上可由碳酸钙强热下分解制取。

电动车的碳排放怎么计算?

  电动车的碳排放,主要考量电力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是:电网的碳排放强度。也就是电网每发一度电,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其单位是1kg/kWh。不管你是烧煤、还是风电、水电,这里算的是一个综合值。

  我查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最近一两年的数据。只在官方报道中看到:“据2020年12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2019年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了48.1%”。但是具体数字是多少,并没透露。

  那要测算2019年的碳排放强度,只有找到2005年的数据。我找到了一份“2005年我国区域电网单位供电排放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

  数据显示,全国各个地方由于电力结构的不同,碳排放强度呈现较大的差异。其中华北以煤电为主,电网的碳排放强度达到1.246kg/kWh。最低的是南方区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电网的碳排放强度为0.714kg/kWh。

  我们就以最高的华北电网碳排放强度为基准,以1.246乘以(1-0.481),得出数字为0.65kg/kWh。也就是生产一度电,产生碳排放为650克。

  因为电动车在使用中,不会产生碳排放。所以电网的碳排放,几乎可以等同于电动车的碳排放。

  电动车平均电耗我们假定为15kWh/百公里(一般小型电动车大概在10-12kWh,一般大型电动车大概在18-22kWh的水平)。

减少碳排放方式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碳排放多的危害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