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企拒交欧盟碳税 每家或面临50万欧元罚款
目前,全球航空业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全球所有人为总排放量的2%左右。全球航空运输业致力于实现以下三个目标,到2020年,年均燃油效率提高1.5%;从2020年开始,稳定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增长;到2050年,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一半。
看点
据易碳家了解到,欧盟要求中国航企为碳排放交易体系提交碳排放数据的6月中旬“大限”将至,但中方并未妥协。曾任中国民航局副局长的中国国航董事长王昌顺11日表示,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指令,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禁止中国境内各运输航空公司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禁止各运输航空公司以此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曾参与国家发改委《国际航空排放问题》课题的中国民航大学节能减排研究中心的赵凤彩教授告诉记者,若未按时提交碳排放数据,每家中国航空企业将面临数额不等的罚款,最高额度将达到50万欧元左右。
我国仍拒缴纳欧盟“碳税”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我们坚决反对单边的行为。”刚当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第68届年会主席的王昌顺11日呼吁,欧盟应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之内,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进行共同的谈判来解决碳减排问题。
据王昌顺透露,欧盟ETS(俗称“碳税”)对中国民航影响非常大。据欧盟数据测算,欧盟航空碳税将使中国民航业 2012年的成
“强制征收碳税会造成航空运营成
赵凤彩对此表示,相信面对欧盟压力,中国航企仍会遵守国家规定。赵凤彩说,视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盟各个成员国的国内政策,若未按时提交碳排放数据,每家中国航企将面临数额不等的罚款,最高额度将达到约50万欧元。
赵凤彩预测,按照欧盟要求,若中国航企未在明年4月30日前提交碳排放配额,欧盟的惩罚措施还将升级。也就是说,若届时中国航企未在欧盟指定的碳排放配额账户“充值”,使得免费配额加上在欧盟碳交易市场上购买额等于2012年的实际碳排放总量,将面临100欧元/吨二氧化碳的罚款,若仍拒不缴纳罚款,还将可能面临禁飞令。
此前,欧盟曾为中国航企分配了大约60万吨至100万吨不等的免费配额,但由于中国政府禁止国内航企参加欧盟ETS,中国航企并未接受带有免费配额的碳排放账户。
专家认为欧盟不会举动过激
“现在来看,欧盟的态度已经有所软化。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伟民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即便如此,中国一定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向欧盟上报数据。
刘伟民解释道,尤其是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较为低迷,欧洲主权债危机加剧,更应该要求欧盟将航企碳减排时间后延。“由于各国发展程度不一致,发展中国家减排速度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伟文则认为,虽然气候问题属于战略问题,进行国际交往需要从战略层面布局,但是至少从中国方面看,目前还没有必要将航空企业碳税问题上升到中欧经贸层面。这意味着,即使欧盟未来真的对中国航企采取报复行为,中国的应对也应该从具体行业着手,采取对等的反制手段,比如说限制欧洲航空公司的飞行,不准其降落于中国境内等等。不过,这一问题一旦贸然上升到国家关系层面,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仍需回归国际多边谈判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11日举行的第68届年会期间,再次敦促通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为减少全球航空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寻求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IATA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告诉记者,全球航空业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全球所有人为总排放量的2%左右,我们需要加强航空运输业碳排放的管理。全球航空运输业致力于实现以下三个目标,到 2020年,年均燃油效率提高1.5%;从2020年开始,稳定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增长;到2050年,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一半。
“达成共识的基础是存在的。包括欧洲在内的各方都认为,真正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在2013年国际民航组织大会上达成一项全球协议。”汤彦麟说。他透露,ICAO正在为航空运输业制定统一的全球市场措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强制抵消航空碳排放、带有一定创收机制的强制抵消、全球性的碳排放交易计划、基于“基础与配额”的碳排放交易计划。这些机制由专家组负责提出,然后交由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审查,将在2013年秋季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大会达成最终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