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金融”?绿色金融和碳金融有啥区别和联系呢?
什么是“碳金融”?绿色金融和碳金融有啥区别和联系呢?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CO2,它如同给地球造了一个大棚,让地球无法散热,所以他们又叫温室气体。遏制全球变暖, 首先是要减排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排放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还可以换成真金白银。早在1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与发达国家开展碳排放交易了。并且诞生了一批最早的新型“卖炭翁”(开展碳排放交易的企业和机构)。2011年中国启动碳交易试点,2016年,福建省内碳交易市场启动积极推动碳减排。想减少碳排放,势必会带来短期成本的上升,从企业盈利角度是动力不足的。此时“市场之手”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把碳排放量化,变成一个可以买卖的商品 一方面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排放强度;另一方面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并最终实现激励企业改进生产、转型升级。这对于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1.解决绿色产业客户在扩大产能中“投”的需求。
2.帮助绿色产业客户盘活和变现自身资产,满足“融”的需求。
3.支持绿色产业生态共建“链”的需求。
4.通过高效、便捷的服务满足企业及个人的低碳环保运“营”的需求。
金融活动需要交易场所,就像买菜卖菜需要菜市场,碳相关的金融交易都需要在碳市场进行,“碳交易”的终极目标--用环保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碳排放量超标就会受到处罚。想避免处罚,可去碳交易市场,购买更多的碳排放指标。不过,这是一种短期的应对之策。因为市场上的碳排放指标可能会越来越贵。从长期来看,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碳排放。而帮助企业实现低碳转型,也是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之一。当碳排放指标用不完的时候,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由此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也许二氧化碳会成为流通中的等价物,就像黄金一样,在全球碳市场中流通。
2016年,我国央行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构建金融绿色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于绿色金融的概念进行了明确阐述。绿色金融指的就是一系列为了支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与环节约事业的金融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关于对绿色金融概念的深度解读,需要从两个关键点出发,即绿色和金融。首先,关于绿色,指的是要用金融的手段使资金更多的流向节约资源的技术开发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以引导社会形成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其次,关于金融,指的是要明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因为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前景。
那么 典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啥呢?具体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租赁等等。那这些产品都是啥意思呢?其实,这些绿色金融产品就是“绿色+普通金融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将普通金融产品运用到绿色行业。就拿最为简单的绿色信贷来说吧,指的就是银行要把资金借给绿色环保行业以助力其发展。
一、绿色金融和碳金融的不同之处有啥呢?
碳金融,我们之前可是仔细讲述过哦 它指的是为了达到控制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台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六种温室气体排放,来搭建一个关于上述温室气体的交易平台,以市场化的手段促进企业践行环保的基本国策。
绿色金融,相较于碳金融来说,涵盖更加广泛。为何这样说呢?碳金融主要针对温室气体的控制与排放,绿色金融则不同,它涉猎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等各个领域。主要思路是通过要求各金融部分门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与环境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以达到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流向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
随着“双碳”目标不断深入人心,绿色金融与碳金融也同样被各界关注,但当前有很多人将这两者的意义与关系进行混淆。从定义上讲绿色金融相比碳金融而言更为广义;任何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行为统称为绿色金融,而碳金融的定义专指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的金融资产及其相关金融行为。绿色金融中包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ESG投资标的等。它具有民众易参与、金融属性高以及与资本市场联动强的特点,从目前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引领绿色金融的背景来看,绿色相关的投资标的存在着投入大、资金回笼周期长的问题。谈到碳金融前我们需要先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碳排放权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被归入资产一榄而并非负债。所以碳金融中就包括碳资产托管、碳排放权质押、碳配额回购等产品,相对于绿色金融来说、碳金融相关产品的资金规模要远小于绿色金融,所覆盖的行业与可参与企业也更少,总体来说碳金融属于碳交易市场的一种金融衍生门类。最后,两者的根本意义不同;绿色金融的本质是要追求投资资金的保值增值,而碳金融的意义是将碳交易作为企业的额外排放成本、抑制企业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