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补偿?碳补偿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碳补偿?碳补偿定义是什么? 碳补偿是指个人或组织向二氧化碳减排事业提供相应资金,以充抵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简单解释,就是个人或组织向大气排放了多少含碳气体,就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将等量的含碳气体固定下来。我们知道植物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这些碳分子会转化为植物的一部分固定住,或者进入土壤。
碳补偿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个全球性问题。碳补偿的理念是不管何时何地,减排都是有益的。不过一般来说,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期国家进行减排的成本更低,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消费和原材料成本较低。另外,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地区更容易推行减排项目。
从某种程度上讲,碳补偿是一种奢侈行为。正因为如此,购买碳补偿的人通常都生活在发达国家,在那里想要大规模减少民用碳排放十分困难,而且花费高昂。很多企业和居民可能觉得,相比自己动手改造住宅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来说,购买碳补偿更加经济实惠。
碳补偿资助的项目种类繁多,比如植树造林、研发可再生能源,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等等。另外,碳补偿计划既支持大规模项目,也支持社区计划。一家碳补偿公司有可能在乌干达恢复大片森林的同时,也在洪都拉斯的小村庄里推广节能灶。
碳补偿被认为是继清洁发展机制(CDM) 之后的又一有效减少碳排放的约束机制。由于碳补偿是在全球变化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生态补偿新领域,所以在讨论碳补偿之前有必要先讲清楚什么是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是一种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的制度安排,主要依靠经济手段来调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生态补偿在国际上也被称为生态系统服务付款(PES),包括森林生态补偿、水资源生态补偿、土地资源生态补偿、工程建设生态补偿、农业生态补偿、综合生态补偿和其他领域。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13],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碳排放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中国的“碳补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理论上讲,建立中国国家碳补偿体系、区域碳补偿的基本框架和碳交易体系意义重大。
结合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碳补偿可以定义为 “碳排放主体以经济或非经济方式对碳汇主体或生态保护者给予一定补偿的行为”这一领域涉及以碳为基础的生态补偿,实质上是对碳汇区域付出碳汇成本和牺牲发展机会的经济补偿,目的是约束碳排放,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化、可持续化。碳补偿的原则是对超过一定限度的碳排放主体需要给予碳汇主体经济补偿,即遵循“谁排放谁补偿、谁吸收谁获补”的原则,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补偿。此外,碳补偿的模式一般是政府利用税收等政策工具对高碳排放主体加以调控、个体自愿支付经济补偿抵消自身碳足迹、土地利用补偿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碳排放区域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碳汇区横向补偿等。碳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决定碳补偿实施效果的关键,可采取机会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影子价格法、碳税法等对区域的碳排放成本进行评估,并据此确定碳补偿的额度。总的来说,碳补偿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保障和约束机制,以区域“低碳”和“协调”补偿为核心,符合中国推进不同功能区低碳协调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