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排放 > 正文

什么是能源消耗?

作者:碳排放资网小编 发布时间:2023-02-27 10:27

  能源消耗是能源消费的别称,能源消耗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能源消耗按人平均的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能耗越多,国民生产总值就越大,社会也就越富裕。在发达国家里,能源消耗强度变化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化阶段初期和中期能源消耗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改变,能源消费强度开始下降。中国的能源消耗一直都很多,近几年,我国不仅能源消耗总量在迅速上升,能源消耗指标也有所提高,国民平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均对能源消耗有一定影响。

  定义

  能源消耗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能源消耗按人平均的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能耗越多,国民生产总值就越大,社会也就越富裕。在发达国家里,能源消耗强度变化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化阶段初期和中期能源消耗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改变,能源消耗强度开始下降 。

什么是能源消耗?

  弹性系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年度一次能源消耗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经济增长率通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它反映能源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由于产值和能耗都是综合性指标,涉及经济结构、管理体制、资源状况、技术水平、人口多寡、气候条件以至国际关系等许多因素。因此在一个国家的年度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能源来源和品种趋于多样化,节能取得很大发展,各种能源之间的相互替代复杂多变,能源市场更加灵活,国际化更为突出,电气化进程加速。这些因素使得能源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发生畸变,总的趋向是从紧密相关变得没有规律,甚至相互脱节。因此,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不宜用作预测能源需求的依据。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能源消耗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现状

  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了两番,但是能源消耗仅翻了一番,平均的能源消耗弹性仅为0.5左右。然而自2002年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后,中国能源强度却不断上升,经济发展开始频频受到能源瓶颈问题的困扰。

  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能源消耗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建国初期,中国煤炭消耗量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90%以上,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耗比例有所下降。与2004年相比,2005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22.2亿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煤炭消耗量21.4亿吨,增长10.6%;原油3.0亿吨,增长2.1%;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 01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核电523亿千瓦小时,增长3.7%。从整体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耗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耗结构。

  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始终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依赖进口的国家关注的重点,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消耗结构的升级,石油、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能源在未来中国能源消耗结构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