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和水足迹有什么区别
碳足迹是用于衡量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个人水足迹是指一个人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总水量。计算方法是将所有产品和服务的虚拟水含量计算在一起,虚拟水不是真正意义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
水足迹
国家水足迹是指生产该国居民消费的物品和提供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总量,包括用于农业、工业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长的雨水。
国家水足迹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生产和提供用于国内生产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为内部水足迹;而消费进口物品产生的足迹为外部水足迹。
以咖啡为例,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以美元交易的农产品,生产需要大量水资源。两名学者A.Y.霍伊科斯贾(A.Y. Hoekstra)和A.K.查帕干(A.K. Chapagain)进行了一项研究,计算咖啡和茶在荷兰的水足迹。
研究结果表明,在荷兰,一杯标准杯的咖啡需要大约140升水,种植过程是最消耗水的部分。一个标准杯有125毫升,意味着为了制造一滴咖啡需要超过1100滴水。荷兰人占世界咖啡消费人口的2.4%,为享用咖啡,荷兰每年需要26亿立方米的水,就全世界而言,每年需要消耗1100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莱茵河年流量的1.5倍。
碳足迹和水足迹的区别
能源与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资源,随着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效应”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重,“低碳”与“节水”成为当前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两大重要议题。
自然界的水本身不存在“碳足迹”,但当水被抽取并输送国民经济系统中成为资源时,取水、输水过程以及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而兴建的工程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都会产生“碳足迹”。
和“碳足迹”类似,“水足迹”是指商品中隐含的水的数量。能源也是一种商品,在生产单位能源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水”,这些水的多少就是衡量能源“水足迹”的标尺。山西省每年外输电量接近800亿千瓦时,估计每年外输电量的“水足迹”为1.28亿—4.64亿m3。
水资源具有“碳足迹”,能源也有“水足迹”,二者的关系是隐式函数关系。节水可以减轻“碳足迹”,“节能”能够减轻“水足迹”,“碳足迹”和“水足迹”的减轻最终可转化为更深层次上“低碳”或“节水”。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关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还要核算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碳足迹”,科学平衡初期建设阶段的“碳足迹”和工程运行阶段的“碳足迹”,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整体“低碳”的目标。
碳足迹(CarbonFootprint),也称碳指纹(Carbon Finger Print)或碳排量(Carbon Emissions),可看作是化石能源的生态足迹,最早流行于英国,是能够形象比喻与准确衡量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和人类生存影响的新词。碳足迹不仅针对二氧化碳(CO2),还可针对《议定书》中的其它 5 种温室气体,即 CH4、N2O、SF6、HFCs和PFCs。
碳足迹一词起源于哥伦比亚大学的Rees和Wackem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其涵意是指要维护特定人口生存以及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另一方面又要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
碳足迹的分类
按照主体不同,碳足迹可分为产品碳足迹、企业碳足迹和个人碳足迹;
按照研究范畴不同,碳足迹可分为国家碳足迹、区域碳足迹、城市碳足迹和家庭碳足迹;
按照产生方式不同,碳足迹可分为之一碳足迹(或直接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或间接碳足迹);
按照IPCC划分部门的不同,碳足迹可分为能源部门碳足迹、工业过程及产品使用部门碳足迹、农林及土地利用变化部门碳足迹和废弃部门碳足迹;
按照国际贸易相关活动的不同,碳足迹可分为国际贸易品生产碳足迹和运输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