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解决“环境质量却下降了”的矛盾现象

作者:船 长 发布时间:2022-10-08 14:56:13

导读:" 周健民:首先,核定排污总量基数。统计学原理表明,在大样本的数据调查中科学设计的抽样调查比普查更准确、更有效。为提高减排基础数据的科学性,建议结合年度排污申报和环境统计工 "

周健民:首先,核定排污总量基数。统计学原理表明,在大样本的数据调查中科学设计的抽样调查比普查更准确、更有效。为提高减排基础数据的科学性,建议结合年度排污申报和环境统计工作,采取重点源详查、普通源抽查方式进行排污总量数据的进一步修正,并允许补充漏报的排污单位,从而摸清真正的减排家底,为科学制定今后的减排方案打好基础。为促使基层单位务实申报,建议不追究以往数据问题的责任。

其次,科学建立减排指标体系。减排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和先进的手段减少生产和生活中的污染物排放,孤立的排污量下降是无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趋势相适应的。合理的减排表现应该是排污强度(即单位GDP的污染排放量)的降低,因此将排污强度替代排污总量作为减排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对现有减排指标体系进行全面优化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减排之路越走越窄的瓶颈问题。在设定减排考核指标时应该考虑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经济发展阶段、现有减排技术水平和减排指标之间合理关系等因素。虽然因地制宜地设计减排指标难度较大,但只有科学合理的指标才能真正有效地指导减排工作,“科学减排”应该成为工作的指导思想。

再者,综合统筹制定减排方案。减排是政府的综合性工作,需要环保、经济、科技和司法等各个部门协同推进,其中经济手段的促进、科技手段的支撑、法律手段的强制和行政手段的推动需要齐头并进。因此,减排工作特别需要政府统筹各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其中需要强化对减排经济策略的完善,以充分发挥市场化的减排引导和激励作用,只有综合性的配套措施到位,减排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不断发展。

最后,应合理规范减排考核方法。减排考核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对象较多,要在每年年底的短时间内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这并不能成为考核简单化、教条化的理由,相关部门应该更加细致地研究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例如: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选择考核对象,更多地利用已有的环境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提高考核效率;将数据核实工作与日常检查中的在线监控比对相结合,从而使考核工作分解到整个年度,提高考核的充分性;综合考虑理论值、实测值和在线监测值的比例关系,必要时采取飞行监测模式进行数据核实等,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对于考核发现的造假问题采取严肃的法律手段进行处理。(完)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