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苏伟:我国将从4个方面着手推进贯彻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

作者:付 伟 发布时间:2022-10-07 21:16:25

导读:" 随着我国宣布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国内低碳发展任务将更加紧迫。在此背景下,政府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实现这一行动目标?如何设计好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经济》 "

随着我国宣布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国内低碳发展任务将更加紧迫。在此背景下,政府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实现这一行动目标?如何设计好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经济》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

2009年,我国提出到2020年实现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积极开展一系列政策与行动确保目标实现;2014年11月12日,我国在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布于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的目标。

苏伟从1989年开始一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他解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努力贯彻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将从4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是努力实现碳排放强度和总量目标“双控”。“十三五”我们将继续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控制目标,并且在强度上要提高要求,同时研究并逐步引入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现强度和总量“双控”。把碳排放、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探索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

二是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和制度体系建设。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去,“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制度体系建设,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将碳强度等目标形成约束性指标,切实保障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落实。

三是加快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在总结现有碳交易试点经验基础上,深入持续开展碳交易制度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于“十三五”期间建成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配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陆续出台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

四是深化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深化开展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试点,指导各试点园区、试点社区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制定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研究开展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城(镇)试点工作和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进一步加大推行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实施氢氟碳化物管控重点行动,切实减少氢氟碳化物排放。

五是推动条件成熟的地区和行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十三五”期间,要综合运用碳排放总量控制、市场机制和制度建设,推动我国分区域、分行业碳排放峰值依次出现。通过提高试点地区的低碳发展目标要求,促进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同时,推动工业领域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有效控制建筑交通等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增速。

此外,由于我国为低碳发展方式所付出的巨大成本,以及转型时的“阵痛”,不少人还存在一些理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造成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对此,苏伟强调,节能降碳和推动经济增长并不矛盾,当前国内外实践有力证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将更好地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低碳发展意味着使用更清洁的能源,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保障能源安全和使用低碳技术等,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泛益处。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