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企业不愿接受碳排放交易机制
在近期碳价格暴跌至3欧元/t以下之后,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ETS)似乎正陷入前景不明的状态。目前,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正面临八年前该交易机制建立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一些分析人士正质疑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否能够继续存在。
由于欧盟经济陷入萎缩导致欧盟制造业持续低迷,并且到处都充斥着欧盟碳排放配额,这些配额使得许多欧盟企业可以合法地排放二氧化碳,自2011年中期以来欧盟碳价格已经下跌70%。欧盟许多重要产业,包括钢铁产业的产量下降40%-50%带来的碳排放配额量大幅过剩导致欧盟碳价格大幅下滑。
鉴于目前的形势,一些分析师已经为从今年初开始其第三阶段的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敲响了警钟。欧盟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目的是,将2020年欧盟碳排放水平相比1990年下降20%。
根据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第三阶段的规定,为欧盟钢铁产业确定的排放配额是基于欧盟内10%的最佳的焦化厂、烧结厂和炼钢厂的平均排放结果而定的。按照相关规定,一份排放配额允许钢厂有权排放1t二氧化碳。基于相关基准,每家钢厂都被授予一定的排放配额。如果钢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超过基于基准的排放配额,则钢厂需要购买排放配额;与此同时那些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低于其基准的企业可以对外出售其剩余排放配额。
最近,行业研究机构易碳家CRU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表明,产能利用率达到81%的欧盟钢厂可以不用购买碳排放配额,甚至还可能对外出售碳排放配额,因为这一产能利用率是钢厂碳排放配额的平衡点,即大于81%需要购买配额,而小于81%则可以出售剩余配额。然而,对钢厂而言,产能利用率达到95%为最佳运营状态,但这也意味着在产能利用率达到95%时钢厂需要额外购买碳排放配额,由此将对钢厂生产成本造成负面影响。
按照CRU的计算,欧盟钢厂不愿接受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也就不让人感到吃惊,因为排放交易机制会使边际成本增加,导致钢厂利润最大化的产能利用率最佳点下降。换句话说,在假定所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碳价格上涨,从经济上看钢厂要获取最大的利润则产能利用率要降低。
然而,目前如此低迷的钢材需求使得许多欧盟钢厂被迫减产,钢厂拥有大量富余的碳排放配额,并且这些配额绝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因此欧盟有关机构预计未来八年许多钢厂无需为其正常生产购买碳排放配额。
自去年初以来,欧盟委员会一直在寻求抑制碳价格下滑,并且希望通过解决碳排放配额过剩问题使碳交易市场能够复苏。2013年1月,在欧洲议会工业委员会拒绝临时收回9亿份碳排放配额从而对碳排放交易市场给予支持的权宜计划之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碳价格快速降至3欧元/t以下。
收回9亿份碳排放配额的权宜计划被拒绝并不让人感到吃惊,因为煤炭密集型国家如波兰就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而且欧盟最大的成员国德国对于该计划也不支持。欧洲钢铁协会秘书长Gordon Moffat表示,他认为不应该采取这样的行动,如果欧洲议会批准该项权宜计划,则将被认为立法者干预市场机制。
欧洲钢铁协会很高兴看到碳价格走低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碳价格下滑将使其成员更容易实现2020年碳排放下降20%的目标。据欧洲钢铁协会估计,对欧盟钢铁产业而言,碳排放总成本在110亿欧元到150亿欧元之间,如此大的碳排放成本将对欧洲钢厂与世界其他地区没有受到碳排放机制影响的钢厂之间的竞争造成极大影响。
欧洲钢铁协会并不是要求放弃欧盟碳排放机制或是气候政策的支持者,只是呼吁欧盟委员会采取更聪明和理智的方式。欧洲钢铁协会希望这个适用欧盟所有产业一刀切的政策应被放弃,而希望有些产业,如钢铁产业所受到的待遇要区别于其他产业。
目前,据易碳家了解到,欧洲钢铁协会的苦恼之一是根据现有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所带来的代价的90%是由对经济贡献40%的产业来承担,也就是大部分被制造业所承担,因此如此大的代价应该由欧盟所有的产业都来承担。
在此期间,由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不景气,一些欧洲银行和投资机构减少了服务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人员。此外,可再生能源出乎意料的增加也对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造成很大影响,因为有更多的采用矿石燃料的设备被淘汰,由此也降低了对碳排放配额的需求。
由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使人很难清楚地知道它未来的走向,人们现在正纷纷猜测碳价格将滑落到何时。现在人们真正担心的是,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可能紧随全球唯一的一个碳市场,即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之后也出现危机。
虽然联合国基本上已经承认其CDM遇到很大挫折,但欧盟仍有时间讨论是否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干预是避免其最终失败的唯一方法。不过,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今年4月份欧洲议会全体议员将对是否干预碳排放交易机制进行投票,结果难以预料,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paifang.com,转载须加网址。
相关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