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京碳市因履约期将至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均较此前大幅上涨,累计成交量逾12万吨

作者:曾 玉 发布时间:2022-09-26 12:47:17

导读:" 5月28日讯,北京碳市开市半年,累计公开交易逾12.6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超过673万元。履约期限临近,碳市交易需求大幅上涨。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按照规则,交易双 "

5月28日讯,北京碳市开市半年,累计公开交易逾12.6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超过673万元。履约期限临近,碳市交易需求大幅上涨。

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按照规则,交易双方可通过设在北京环交所的电子交易平台系统进行交易,若双方具有关联关系或大宗交易,则须选择场外协商方式进行交易。

根据北京环境交易所公开数据统计,截至5月27日,该市碳交易累计成交量为12.6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达673.2万元(此外,该市线下协议转让碳排放数量4.2万吨)。

今年5月以来,北京碳市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均较此前大幅上涨。

经计算,今年5月已经完成的17个交易日,累计成交数量达到6.5万吨,日均成交3836.12吨,环比4月增290.40%;累计成交金额346万元,日均成交金额20万元,环比4月增幅达到282.76%。

北京碳市的逐步活跃,一方面是碳交易市场机制和规则的逐渐成熟所致,另一方面则与首个履约期限的临近存在较大的关系。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此前发布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次年6月15日前,重点排放单位应进行配额清算(履约),向注册登记系统开设的履约账户上缴与其经核查的上年度排放总量相等的排放配额(含核证自愿减排量),用于抵销上年度的碳排放量,并在注册登记系统中进行清算。所上缴配额须为上年度或此前年度的排放配额,清算后剩余配额可储存使用。

履约期限的临近,导致部分企业配额的缺口需通过市场购买进行填补,而配额剩余的企业除了在市场进行挂售之外,可留到下一年度使用。因此,北京碳交易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均保持了上升的态势。

国内碳市的发展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务院日前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国家将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的启动和活跃,为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提供了倒逼机制。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除从事碳排查、碳计量碳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迎来大量市场需求以外,为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以及拥有碳捕集等技术和相关商业模式储备的环保企业也将迎来“春风”。

大智慧通讯社了解到,目前拥有碳捕集技术储备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电远达(600292.SH)、天科股份(600378.SH)、四川美丰(000731.SZ)等。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