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森林的碳汇足迹你了解吗?
蚂蚁森林的碳汇足迹你了解吗?相信大家对蚂蚁森林都不陌生,它是手机支付平台支付宝公益板块上的一款种树小程序,用户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用步行替代开车、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碳排放量,并被计算成“绿色能量”,并在手机里栽下一棵虚拟树,待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用户可选择指定树种,由蚂蚁森林和其公益合作伙伴在地球上种下一颗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低碳环保行为。这是一款真正全民参与的,十分具有创新性的公益项目。从2016年8月上线至今,蚂蚁森林在保护环境、荒漠化防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近日,有人质疑蚂蚁森林并不是公益林,实则是用其产生的林业碳汇量,变现为收益。那么蚂蚁森林是否真的有林业碳汇收入呢?
开发林业碳汇具备的条件
要想弄清这一点,就必须得先知道林业碳汇是什么。林业碳汇,是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下应对的方法之一。通过植树造林,利用树木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固碳的目的。据估算,全球森林的更新具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多达89亿吨二氧化碳的能力,约占大气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我国的森林碳汇一年也能吸收4.3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林业碳汇被多个国际以及国内的减排标准定义为自愿减排项目,可以用来抵消碳市场中控排企业的排放量,进行交易。这些标准都有严格的方法学界定,以我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来说,其方法学中有5个与林业有关。分别是《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其中提到,申请碳汇造林的项目需要是树高大于2米,郁闭度大于0.2的乔木林。而且从树种上看,碳汇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工林,阔叶类树种的碳汇量较多,并且多为气候湿润,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蚂蚁森林主要种植于荒漠化防治区域,且超过80%的树种是灌木,目前还没有开发这一类灌木的方法学,林业碳汇也就无从说起。这些灌木主要是为了防风固沙所修建的,相比于其经济价值,我们更应该关注其生态价值。
蚂蚁森林的生态价值
公益性是其项目所奉行的原则,蚂蚁森林的宗旨是改善和修复生态,并非碳汇。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8月,蚂蚁森林累计带动超过6亿人的低碳生活,5年来累计产生了“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人们在享受手机快捷支付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参与了绿色环保事业,提高了用户群体对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蚂蚁森林的产品经理徐笛在采访中谈到:“在线上,我们在用户‘虚拟种树’环节设计了很多基于绿色生活场景的激励机制;在线下,真实种树的过程是在政府、高校、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合作下进行。不同方面的技术、经验、人才,不仅可以为植树造林保驾护航,而且能带给用户更好体验。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我们布置的设备,在手机上实时关注种树进展。”
另外,蚂蚁森林用户可用三张“蚂蚁森林植树证书”兑换一张“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这充分调动了蚂蚁森林用户践行低碳节能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将带动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到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全民义务植树中。
蚂蚁森林的商业价值
虽然蚂蚁集团在该项目上的数亿投入是纯公益捐赠,但是仍为其带来了客观的附加商业价值。首先,植树造林的巨额投入能够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节能减排形象,契合碳中和的时代潮流,对于企业ESG来讲是十分好的故事素材。另外,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也能够与外界进行跨界联动,用积分兑换相应的商品及服务,提高蚂蚁森林的作为集团的形象名片在市场的影响力,推动产业碳中和。
其次,个人在蚂蚁森林上的账户实际上是一个“碳账户”,这是蚂蚁金服与北京环交所合作为近6亿支付宝用户建立的个人碳账户。在蚂蚁金服的自我定义中,“碳账户”是支付宝三大账户(资金账户、信用账户、碳账户)之一。个人用户能够用此账户计算个人日常活动的碳减排量,记录低碳绿色足迹,同时也是未来碳交易市场开放之后可能的用户个人碳资产交易账户。假若在未来,个人能够在环境所开户交易,通过支付宝搭建的蚂蚁森林平台,能够快速实现碳交易。
然后,支付宝通过“蚂蚁森林”这一游戏化的公益行动,使用户养成每天上线收能量,偷能量,浇水种树,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另外还通过亲情树、爱情树等板块增强了支付宝平台的社交属性,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深度绑定阿里系的产品,极大地增强了其产品之间的粘性,这小小的公益活动带来的价值远不止保护生态一项,而是共赢。
蚂蚁森林碳账户的未来
就像前面在商业价值那提到的,蚂蚁森林最终将会演变成支付宝个人用户的一个碳资产账户,接入了碳交易系统之后便能进行碳交易。碳作为一个工具具有十分强大的可追溯性,工厂的减碳行为可以追溯,个人的减碳行为也能够追溯。蚂蚁森林给个人的日常行为进行定义,打上绿色标签,久而久之,用户的习惯就会被记录,群体足够庞大的时候就会形成关于用户的碳足迹的大数据。通过这个,不但个人能够看到与自己日常碳消耗足迹相类似的人群,增加社交属性,同时企业也能够以此为依据依照用户个人消费习惯进行精准的广告营销,这将大大提高个人的社交效率和产品推广的成功率。
再往前想一点,若是将绿色低碳的行为与碳资产挂钩,发行对应的法定碳资产,那么在交易市场中将会出现一类新的以低碳行为作为底层数据来源的交易商品,这种交易品由于其可追溯性而具备先天的不可篡改的优势,表现出可流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