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金融 > 正文

衡量碳排放水平的综合指标有哪些呢?

作者:杨老师 发布时间:2022-11-02 17:47

  2020年全球疫情影响下,碳排放量减少5.9%,碳排放为320.79亿吨。2020年中国发布“30·60” 双碳目标的之后,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政治承诺。

衡量碳排放水平的综合指标

  一是碳排放总量,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在一定时期的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是人均排放量,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除以人口数量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均值;

  三是碳排放强度,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它主要是用来衡量一国、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碳排放管理师值得考吗

  碳排放经理通过对碳排放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实现国家碳排放目标,也是积极为国家乃至全球碳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做出贡献的高端专业管理人才。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高峰的到来,碳排放将成为热门行业。碳排放经理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已经成为热门职业。

  随着碳排放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的加强,出现了黄金爆发。在碳排放管理体系助力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的同时,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师”将继续得到行业的认可和重视,因此证书依然值得考。

什么是“碳生产力”?

  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碳排放强度是指与GDP相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率,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密度指一国或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除以其面积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均值。与排放总量这一绝对概念相比,排放强度、排放密度和人均排放都是相对概念。人均排放指一国或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除以人口数量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均值。与排放总量这一绝对概念相比,排放强度、排放密度和人均排放都是相对概念。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承诺具体量化的减排指标,这就是指减少排放总量;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这就是指排放强度等相对概念。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