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排放 > 正文

你对碳排放统计核算有何了解?

作者:碳排放资讯小编 发布时间:2022-11-02 09:35

  你对碳排放统计核算有何了解?碳排放核算从大的方向分为区域层面、组织层面和产品层面的碳排放核算,这三个层面碳核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区域层面的碳排放核算在业内一般叫作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它是指在某个行政区划内农、林、渔牧、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汇总。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主要来自《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也就是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当然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清单不会让市场做,市场上能做的最大的区域就是省级,最小的区域可以做到社区级别。

你对碳排放统计核算有何了解

  组织层面的碳排放计算俗称企业的碳盘查。组织层面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最早源于WRI发布的《温室气体议定书》以及随后的ISO 14064,后来又转化为国内各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产品层面的碳排放核算通常叫作产品碳足迹,它是指计算生产某个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到最终产品废物整个生命周期产生的排放。碳足迹的计算由于国内没有相关标准,所以在计算的时候一般参照ISO 14067和PAS 2050来实施。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科学制定国家政策、评估考核工作进展、参与国际谈判履约等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到2025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全面提高,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数据支持。

  什么是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现有的碳核算标准、指南、规范等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的碳核算体系,即自上而下的碳核算体系和自下而上的碳核算体系。核算的具体方法又有排放系数法、生命周期方法、投入-产出分析等。相对而言,自下而上的核算体系相对较为成熟,即通过对国家主要的碳排放源进行分类,在部门分类下再构建子目录,直到将排放源都包括进来,其主要特点是自上而下、层层分解。

  我们的身边已经存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比如个人的“碳足迹”“碳排量”等。当前计算“碳足迹”、测量“碳排量”有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法和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法两种方式。以使用汽车为例,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法从汽车的制造开始,包括制造汽车所用的金属、塑料、玻璃和其他材料,开车和处置车所用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第二种方法只计算汽车制造、驾驶和处置车所用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

  在陆续发布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其中11个转化成了国家标准,印发和修订了发电设施核算指南。未来,各有关部门在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关国家标准,也会更全面也更科学。

  规范统一核算体系的出台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与方法的帮助,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卫星遥感高精度连续测量技术等监测技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汇等领域的核算研究等都会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碳核算作为碳中和前置工作,不仅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