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排放 > 正文

碳排放考证的真相是什么?

作者:碳排放资讯小编 发布时间:2022-07-27 21:43

  一边是“高薪挂靠可躺赢”的就业理想,一边却又是“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的证书乱象,似乎对碳排放从业来说,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但是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到底是什么?

  以“师”之名的以假乱真

  每个新兴职业的萌芽都会带来大众在就业过程中的更多兴趣和关注,尤其是对服务国家战略导向、拥有巨大发展前景、亟需用工缺口补充的岗位方向来说更是如此。碳排放相关从业便是其中之一。

  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大潮的背景下,碳中和已经成为共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管理工作,并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也是碳排放从业背后的时代洪流。

  在2021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8项新职业中,碳排放从业作为唯一的绿色职业,在暗流涌动的就业市场点起了一把火。

  “能够进入像钢铁、电力、航空等重点行业的大厂工作”、“双碳目标政策蓝海”、“新兴热门岗位考过即可领取2-3千元补贴”,这是相关“碳排放管理师”培训课程勾勒的远大前景。只是为什么明明前景就在不远的前方,趋之若鹜进来的学员们却成了一茬茬“青绿的韭菜”呢?问题便恰恰出在了以“师”之名上。

  从国家颁发的新职业正式名称上来说,确切的说法是碳排放管理员,这二者显然有差别。据了解,碳排放管理员作为一种新职业,被定义为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在目前职业建设体系的规划中,“碳排放管理员”并未公布纳入为国家职业准入类资质体系中,严格来说它属于职业能力等级证书,是具备从事碳排放相关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所谓的“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和“行业敲门砖”的虚假希望,不仅凉了一茬又一茬不明就里的学员的心,更给组织开展“碳排放管理员”正规培训的机构和企业带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影响。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其实,“碳排放”培训热是企业和社会力量跟随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正常现象。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扶持鼓励更多技能人才从事相关岗位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从2019年起国务院便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举办各类职业教育立足国家发展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在对标碳市场逐步推进标准化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真正规范合规且具备特色的培训渠道也最终经受住了市场和学员的“真金”检验,从行业乱象的迷雾中突出了重围。

  最正规的路才是捷径,最有用的证才有出路

  相信,随着相关培训市场向着内生规范和高质量发展,碳排放从业人才培养的上下游链条也一定会得到优化和改善。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