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能在碳中和中赚到钱么?
如果把双碳知识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那自然对应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等都有相关的知识构成。
根就是背景,也是双碳政策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中国要承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气候原因还是大国博弈,还是集聚了很多复杂原因?为什么世界要搞这个?这是树存在的根本。
树干对应着机制,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我们应用了那些手段来让它们变为现实,比如碳市场、碳金融、绿色低碳改革等等。
树枝对应的各个行业,比如建筑业、电力企业、钢材等等对它们有什么影响。
树叶对应的是行业中的企业,有向阳改革的企业叶片会越来越大,也有背阳混子企业会逐渐枯萎。
花对应的是细分市场。
果实自然就是money了。
你可以在脑中建立这棵大树,然后把对应获取到的知识和资讯填充进去。
后面维度也会重新整理免费资料和星球资料,做成这样的体系,当然,免费部分资料比较少,只能是简单的逻辑;星球资料比较多,可以做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定位
很多朋友可能会抱怨我视频更新比较慢。
确实,这点毋庸置疑,因为我正不断的走出舒适圈。
从尝试各种视频类型到做社群、做知识星球、做公众号,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本身这就是个兴趣爱好,所以拖的比较久。
我正在调整平衡,重新定位。
就像星球里经常发的【破茧】一样,我们不要局限自己,建议70%-80%的时间用于能让自己吃饱饭的事业,15%-25%用于感兴趣或者大趋势的行业,其他5%用于生僻的行业。
随着收入的平衡改变,再进行重新调整即可,比如自媒体从我原来占有的10%的比例目前已经逐渐调整到30%。
目前我对自己的定位是,首先是个视频作者,然后是维护好星球,再之后是公众号、社群等等。
未来
预期把星球和免费资料按体系整理,方便大家学习,这个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视频方面也会根据整个体系考虑是否出个碳课系列,因为我看到很多培训课或者专家讲的大家要么听不进去,要么听完就忘,正好我有视频方面的经验,所以有这个想法。
碳课的商业模式想了几种:
星球成员免费网站上收费获取收益全部捐助给慈善组织。
全部免费获取的充电、流量等收益全部捐助给慈善组织。
前面部分免费后面收费 同样 获取的全部收益捐助给慈善组织。
至于线下组织活动和某些合作邀请因疫情原因暂时不予考虑。
想在碳中和里面赚到钱,不能只盯着果实,哪怕不从树根,至少也得从树叶研究。
否则的话,比那些根本不知道碳中和是趋势的人还要痛苦,那是一种明明知道,却还要残忍错过风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