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打造平台瞄准“东北地区的碳交易中心”
辽宁省沈阳市以一次能源消费为主,一次能源中又以煤炭比例为最,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5%左右,能源结构对城市环境构成了极大挑战。去年冬天以来,雾霾天气频繁袭击沈阳。记者近日从沈阳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该市已经制定计划,加强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管理。沈阳将通过建立管理体系与管理平台,准确掌握全市各单位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况,进而实施总量控制,并对全市各地区、各企业实行配额分配,最终实现节能量与碳排放权的交易。“我们希望能够把沈阳建成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碳交易中心,通过节能量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机制,倒逼低碳转型。”沈阳市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处长张晨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沈阳市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在50%左右,拥有5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约4000家重工业企业,950家重点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目前已达约4500万吨标煤,温室气体排放量达9000万吨;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将达5500万吨标煤,温室气体排放量达1.1亿吨。 据张晨宇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沈阳将开展包括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计量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拟在全市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中,选取30家作为试点单位,进行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场数据采集与计算,通过企业主要使用的能源种类消耗情况与碳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企业能源消费进行分析,解决高耗能企业长期缺乏精确计量和实时监测管理的问题,提高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沈阳还将开展生态补偿研究。鼓励企业在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区域碳汇市场交易体系,把增加碳汇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对碳排放重点单位,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来抵消相应的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