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落地
碳汇(carbon sink),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2003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国际社会已就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碳汇项目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了新的运作规则,为正式启动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0年10月28日,《自然》科学期刊上一个国际团队的研究报告也再次表示,中国的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碳汇”,占了中国整体陆地的35%还多一点。
4月7日,全国首单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在宁波前湾新区试点落地,为前湾新区杭州湾湿地提供碳汇损失风险保障。据了解,这是中国太保践行ESG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一次新探索,该项目解决了湿地碳汇价值的初步确认,填补了国内湿地碳汇价值保险的空白。
据了解,湿地碳汇保险是以湿地的碳汇富余价值(包括固碳经济价值和修复成本)为补偿依据,保障湿地因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原因导致湿地受损,进而导致湿地碳汇量减少的碳汇保险。其赔款可用于对灾后湿地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湿地资源培育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与湿地碳汇富余价值生产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据悉,项目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参考国内外湿地碳汇方法学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湿地碳汇价值和修复成本进行核定,研发了全国首个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将极大地提高湿地灾后救助、修复能力和效率。
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总经理毛俊嵘介绍说,杭州湾湿地的碳汇价值不仅仅可用于湿地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同样,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解决前湾新区大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大力引进大型新兴企业时保持碳平衡的问题,为杭州湾新区后续通过湿地价值实现碳中和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也是我们探索区域性碳汇价值多元化转化的一种尝试。
此次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的落地是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在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宁波银保监局以及瑞士再保险的支持下,先行先试,对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进行研发,并结合杭州湾湿地运营实际,联合农业银行杭州湾支行以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为依据,增加对湿地建设管理公司授信,实现了湿地碳汇价值的金融支持功能。
具体来看,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保障了湿地碳汇价值及修复成本,银行基于湿地碳汇价值对湿地运营单位进行授信,进一步支持湿地生态价值的开发和提升,充分保障杭州湾湿地的健康稳健运行。在这一模式下,政府、保险、银行、湿地管理方充分合作,形成了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绿色金融生态圈,能够有效与绿色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接,为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杭州湾新区的新企业引进确保“碳平衡”目标探索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