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市场 > 正文

碳交易前你不能不知道的6大要点都有哪些?

作者:碳排放资网小编 发布时间:2022-04-11 10:31

  碳交易前你不能不知道的6大要点都有哪些?1、碳交易如何影响碳排放? 碳交易主要分为两种:碳配额和CCER。碳配额是市场的硬通货,而CCER更多的是一种补充机制,受政策影响较大。

  碳交易的增加会让企业的生产成本变高,而碳价会随市场的交易不断变化。同一段时间内,如果公司不另外购买碳排放数量,公司所拥有的碳排放量是有限的,只能通过减少生产或者是降低生产时的排放量来变相增加自己的碳排放量。当企业的碳排放量用完以后,就只能通过购买别人的碳配额货CCER,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如果生产成本过高或者企业不能买入新的排放额时,企业一般就会选择停止生产,借此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的排放额。

  简单来说,当碳价提升,会提高企业的成本,当企业的利润减少甚至亏钱了之后,就会主动减产,从而降低碳排放的量。这也可以推动企业升级设备,降低单位能耗。

碳交易

  2、碳排放的行业分布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我国2019年碳排放的行业占比中,电力行业占了43%。

  本次碳交易所纳入的首批行业也正是电力行业。另外,十四五期间还将纳入建材、钢铁、有色等行业,未来碳交易所的交易行业会越来越多,逐渐包含更多的企业。

  3、碳配额如何确定?

  碳交易所的交易标的分为两大类:政府分配的碳排放权和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CCER)。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两种交易标的到底有何不同,配额又如何计算?

  1)碳配额:就是企业获得的碳排放额度,初期由相关部门免费发放。

  以现在最新加入的电力行业作为粒子,发电企业获得的配额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机组配额总量 = 供电基准值 * 实际供电量 * 修正系数 + 供热基准值 * 实际供热量

  简单来讲,相关部门通过行业的历史排碳强度确定一个基准线,结合企业的产能情况,就可以知道企业的碳排放额度。

  假如电力企业的基准排放强度是1,产能是100度电,那么该公司的配额总量就是100。假如该企业通过设备升级使得碳排放量低于行业平均,通过高新技术手段降低碳排放额,让其实际排放强度仅0.8,同样是100度电却只需要80的碳排放额,比基准线要少20,那么这20的额度就可以挂在市场上交易获利。

  反过来说,假如企业的碳排放强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则产能都无法开满,需要额外购买碳排放权,导致成本的增加。

  2)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有的项目比如说新能源、水电、林业碳汇、沼气等,有254个项目,可以自主申请CCER。但是重点排放单位最多只可以用5%的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的缺口,相较以前的杯水车薪,现在碳价已经很不便宜了。需要注意的是,在2017年发改委暂缓受理CCER方法学,导致CCER供给受限,部分交易价格上涨明显。

  4、碳排放量如何测量?

  各个行业的碳排放量测量方法略有不同,但是实际上也不过是大同小异,以电力企业为例碳排放量有两种测量方法:

  1)直接测量:把在线监测的仪器放在电厂烟气的出口测量气体排放量,目前国内没有采用,主要因为这项技术还没有成熟。

  2)分部计算:首先测算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用了多少化石燃料、多少煤、多少的燃油等,根据一些经验或实测得到元素的含碳量,最后再把二者相乘就得到直接排放量。

  5、碳交易所试点的情况?

  早在2011年开始,我国8个省市就已经陆续展开了碳交易的试点。但是,各个省市纳入碳交易的行业范围和标准都有不同,从下图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广东涵盖的行业范围更广。

  由于纳入的行业和标准不同,比如北京把碳排放量5000吨以上的企业纳入了碳交易的范围内,纳入的单位数量高达947家;而重庆的纳入标准较高,需要碳排放量在2万吨以上,因此只纳入了2630家单位。这直接导致了北京的碳排放需求十分巨大,碳价格远远高于重庆。2020年期间,北京市的碳排放配额成交均价在73-87元/吨;同期重庆碳价格仅为5.576元/吨。

  那么从试点地区的情况来看,影响碳价主要是两个方面:政策和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1)碳市场是一个政策性市场,所以政策是影响碳价最主要的一个环节。试点期间几个区域碳市场都是独立的,意味着每个碳市场都有自己相关的一些政策发布。比如北京纳入企业的标准是年排放量达到5000吨,而上海纳入标准是要达到2万吨以上。

  2)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广东、湖北等试点地区的产业结构不一样,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每个地区的减排成本也就造成了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6、未来碳价会上涨吗?

  碳价主要受供给和需求同时影响,其中供给总量主要由顶层决定,假如在给定的供给下,需求超出预期,那么碳价就会上涨。

  参考欧盟,在碳交易推出的初期,碳价波动不大,但是随着法规的完善,欧盟市场碳价最高点达到380元/吨。相比之下,我国在试点期间碳价历史最高点是深圳创下的122.97元/吨。未来随着我国碳交易纳入的行业增多,法规更加完善后,碳价的空间还有很大。

  碳交易市场的实际运作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设计、规则制定、执行手段等系统性问题,但通过对其基本原理的简明剖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碳交易作为一种市场机制的减排方式,将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有效配置,达成总量控制和公共资源合理化利用的履约目标。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