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足迹 > 正文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助推双碳战略目标

作者:碳排放资讯小编 发布时间:2023-03-03 11:3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以有效推动碳资源配置优化,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是基于市场化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政府为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设定一定时限内(履约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并以配额的形式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获得配额的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开展交易。以“总量控制-配额交易”方式构建的碳排放权定价机制,形成了市场价格。

  通过这一套设计,碳交易市场将碳排放内化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而交易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则引导企业选择成本最优的减碳手段,包括节能减排改造、碳配额购买、或碳抵消等,市场化的方式使得在产业结构从高耗能向低耗能转型的同时,全社会减排成本保持最优化。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助推双碳战略目标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奖优淘劣”,驱动创新发展

  碳市场作为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交易过程形成合理碳价并向企业传导,促使其淘汰落后产能或加大研发投资。碳市场机制特别是碳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资本向低碳领域流动,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应用低碳产品,带动企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转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培育和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动力。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融资渠道。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不断加快

  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碳中和大潮,宣布到本世纪中叶完成净零排放目标,以实现巴黎协定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在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组合中,碳排放权交易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被各国陆续推出。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雏形源于美国为控制二氧化硫(SO2)排放而采用的排放配额交易项目,后来被欧盟首先用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前,碳市场在1个超国家组织、8个国家、18个省和州以及6个城市不同的政府层级运营,覆盖全球16%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碳市场的司法管辖地区占全球GDP的54%,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有碳市场的地区,随着中国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立,全球碳市场配额总量预计将超过75亿吨。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持续深耕厚植、稳中深化

  我国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从地方试点到全国统一的碳市场

  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碳市场建设起步于地方试点。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是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起点,文件提出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七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2013年起,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展开,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八省市建立了地方碳市场。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