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排放 减碳 低碳?碳减排的途径与措施有哪些?
什么是碳排放 减碳 低碳?碳减排的途径与措施有哪些?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而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例如少用空调和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以及如何通过节能减污的技术来减少工厂和企业的碳排放量,成为本世纪初最重要的环保话题之一。
减碳,
减碳,把石油中的高碳物质(含碳原子数多的物质)如十六烷等转化成低碳物质如乙烷、辛烷等的过程。现今社会, 说到减碳,那当然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低水平。它要求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城市生活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城市管治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
应该说的是把石油中的高碳物质(含碳原子数多的物质)如十六烷等转化成低碳物质如乙烷、辛烷等的过程吧。
因为高碳物质燃烧不彻底,有黑烟,利用率低又污染大,所以要转化成燃烧彻底的低碳物质。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
主要方法是石油的裂解和裂化。
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越来越差了。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和人民大量的需求,自然而来,会给我们所处的环境增加负担。环境日益恶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 “全球变暖”,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大量的排放所造成的。
二氧化碳是属于温室气体,它会在地面地上方形成一个“罩”,使地面散发出来的热量不能更好得扩散,造成温度的上升。现在部分地区的冬天,已经不是冬天了,我们依然可以穿着夏天的衣服,均温度为15℃。
虽然是这样,但是有些人根本意识不到这样下去会很危险,现在南北极已经出现了小部分的冰雪熔化,如果这样下去,当南北极的冰雪全熔化的话,那海平面就会比现在升高大约50米左右,那是沿海地区就会被淹没。你想想有多少个城市布局在沿海地区,后果相当严重。
为此,我们必须减碳。
说到减碳,那当然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现今社会,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了,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一辆属于他们的车子。有的汽车排放量很大,有的汽车排放量很少。但如果让这些车子一起使出公路的话,那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的总量就相当大了。广州就是这样子了,在广州,实行了“禁摩”以后,我国的车辆销售量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说,我们都以汽车作为代步的工具。而我们如果要到距离近的地方去,尽量步行。
另外,在小的方面也应该减碳,尽量做到少烧煤,不烧煤。煤的含碳量也是很高的,还有少量的硫,对环境不利!
对于减碳的问题,绿化工程也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植物是我们地球的“肺”,具有很多的净化作用,它们可以同过光和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放出我们所需要的氧气,对二氧化碳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想要参与减碳也可以循环利用书本纸张,纸张都是由树木制成,节约纸张就是爱惜树木,也是减碳的一个很可行的作法。
每人每天减碳可减碳一公斤的方法
以开车上班为例,一天不开车,若上下班来回共10公里及每1公升汽油行驶10公里估算,可以减碳2.24公斤。
每天减碳可超过1公斤的方式还有:少产生1公斤垃圾可减碳2.06公斤,少开1小时冷气可减碳1.4公斤。
其他减碳小撇步还包括:冷气调高摄氏1度,以使用10小时计算可减碳0.84公斤;每天一餐改吃蔬食可减碳0.78公斤;开饮机定时关机12小时可减碳0.38公斤;每天少用1度水,可减碳0.21公斤。
其他减碳量较少,但仍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包括:每天少开1小时电脑主机及萤幕可减碳0.19公斤;以省电灯泡取代60瓦钨丝灯泡,每天使用5小时评估可减碳0.16公斤;每天少看1小时电视可减碳0.13公斤。
还有将两盏5瓦白炽神明灯换成0.8瓦LED灯,以每天使用24小时估算可减碳0.13公斤;将一盏7.2瓦白炽小夜灯换成0.8瓦LED灯,以每天使用8小时计算可减碳0.03公斤;头发吹到八成乾,少用吹风机3分钟可减碳0.03公斤;每天少用10分钟烘碗机可减碳0.02公斤。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企业做出碳中和承诺的首要意义在于降低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在碳中和计划中,碳减排应优先于碳抵消,金融机构应首先着力降低自身的碳排放。金融行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外购电力和办公材料产生的间接排放,因此减排措施可以概括为节能降耗和使用绿色能源。我们分别针对温室气体范围一、二、三的排放,介绍具代表性的减排措施和实践案例,旨在为金融机构开展减排行动提供参考。
范围一减排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进行能源转型,将产生直接排放的设备装置更换为零碳或低碳设备,例如将燃油车辆更换为混合动力车或新能源汽车;二是减少用能活动,通过降低这些装置的使用频率来节能减排,例如鼓励员工以自行车、搭乘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的方式减少公务燃油车的使用。
范围二减排的主要路径是节能和使用绿色能源。范围二的排放源主要是外购电力。现代办公中,金融机构的耗电设备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脑设备、以及复印机、饮水机等其他设备。减少或替代高碳电能使用的主要途径包括四个方面:
•节约用能:可通过倡导随手关灯、室温适宜时不使用空调、调低电脑屏幕亮度等绿色办公的方式,减少非必要能耗,杜绝浪费。
•提升能效:实现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是设施的节能改造。在硬件方面,可将高能耗设备替换为节能装置;在软件方面,可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实现能效的自动化管理。高效使用办公空间、减少建筑面积占用也能令金融机构的能效提升事半功倍。
•使用绿色能源:在建筑物内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及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替代外购火电、自建自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向发电企业直接采购绿色电力,均是减少范围二排放的有利举措。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由于金融机构主要的碳排放都源自办公场所的建筑物排放, 发展绿色建筑是金融机构节能减排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对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以及将新建筑建设为低碳建筑。此举不仅能提升建筑本身的经济价值、降低金融机构的气候变化转型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品牌形象,还能在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助力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范围三减排主要是针对碳核算与报告选择的排放源,制定对应的减排措施,减少产生范围三排放的相关活动和物料使用。例如金融机构可通过推行无纸化办公来减少废纸处理产生的排放,以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替代员工出差来减少商务旅行产生的碳足迹。
金融机构执行减排计划同样需要制度支持,包括科学高效的能源管理制度以及与减排成效挂钩的绩效激励机制。同时,企业减碳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提升员工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环保节能意识、进行“绿色企业文化”建设对落实减排计划也至关重要。近年,节能服务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在减排过程中可聘用第三方机构,获得能源管理咨询、节能改造工程、绿色建筑顾问等减排相关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