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碳排放 > 正文

碳排放的危害有哪些?

作者:碳排放资网小编 发布时间:2022-04-15 11:28

  碳排放的危害有哪些?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碳排放”也可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还会造成极端恶劣天气,譬如台风、高温、 暴雨、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加快南、北两极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逐年上升,碳排放增加将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碳排放导致气温升高,部分地区出现虫灾,全球粮食生产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产量逐渐下降。

碳排放的危害有哪些

  碳排放有什么危害?

  由于现在科技发展,交通工具普及,大部分工具由机器代替,导致碳排放增多,吸热性变强,把太阳反射的热量吸收在大气中,使温度逐渐上升,也就成了温室效应。

  如果长期不节制排放,会使得气温继续升高。当全球变暖3或者4度,每年遭受洪水袭击的人口将由于海平面上升而增加上千万甚至上亿人。变暖可能会导致区域天气模式的突然改变,例如东南亚的季风或是厄尔尼诺现象。生态系统中大概有15—40%的物种可能会在全球气温升高2度后面临灭绝的命运。还会导致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对鱼类的存量产生不利后果。

  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虫灾,全球粮食生产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产量逐渐下降,亿万人将失去生产或者购买足够食物的能力,特别是非洲。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统计,全球化学工业每年使用二氧化碳约为1.15亿吨,将二氧化碳作为各种合成工艺过程的原来。而因人类活动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引起的每年全球二氧化碳变化约为237亿吨。

  如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比过去65万年高了27%。工业革命时代开始大量燃烧煤炭,二氧化碳开始上升。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工业化,道路上的汽车也越来越多,人类造成气候变化所需时间要比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化周期短得多。尽管火山爆发会释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地球自转轴和轨道的微小变化会对地球表面温度造成重大影响,但仍然无法与现在正持续加速的人类活动相比。

  由于使用化石燃料增多,使对流层臭氧量增多,若不在作出改变这将使2100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40%。如果不加以控制,受温度和二氧化碳上升的影响,使全球平均臭氧到2100年还会增加50%,这将使植物生长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

  国际能源局(IEA)报告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比现在增加57%。这将使地球表面温度提高3℃,如果中国或印度继续坚持发展以煤为主要能用,温度则要上升6℃。因温度上升已引起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冰川积雪和冰层覆盖快速下降,使北极海上冰层范围减少,引起西伯利亚和加拿大永久冻土解冻。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干旱和海平面上升,这种全球性影响将会危及人类生命和生活。据估计,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由气候变化及碳过度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饥荒和疾病。如果当前的化石燃料消费模式不发生改变,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会上升到600万人。其中超过9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该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在2010年到2030年间对人类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我国对碳排放的态度是什么?

  在2009年在丹麦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讲话,向全世界庄重承诺: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将能源强度降低20%。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2020年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中重点强调了双碳达标,即“碳达峰、碳中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贸易大国,同时也是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达到全球的1/4以上,万千瞩目于一身,中国碳排放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绕不开的议题。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碳排放实现中和。也就是用40年的时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到了碳中和目标达成的2060年。

  近年来,“碳排放”这个概念频频出现,关系着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各行各业的关注。而“低碳生活”生活一直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环保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日常生活中去身体力行,积少成多。

Copyright 2015-2022 碳排放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7718号-7 XML地图